電影《賽德克巴萊》打卡板,靜靜靠在魏德聖位於南京東路四段的果子電影公司辦公室窗邊。上面寫著電影殺青日期「2010.9.4」,「我這輩子沒有比電影拍完那天更滿足,」
魏德聖說殺青那天是最感動、不可思議的一天。
穿著新電影《KANO》的黑色T恤,魏德聖認為幸福是「剛剛好的滿足」,不會多到承受不住,也不至於努力後什麼都沒有。海角七號》票房超過期待,是市場的滿足;《賽德克巴萊》籌備十三年,由不可能到終於拍成,是製作上的滿足。每部作品完成都有滿足的幸福,魏德聖立刻構思下一件作品。
「電影滿足講故事的欲望,」魏德聖心中有個故事想講給大家聽,他就拍成電影,讓大家知道故事好在哪裡。新作《KANO》魏德聖講台灣第一支棒球隊的故事,雖未贏得冠軍卻得到五萬五千名觀眾最熱烈的掌聲。「有些事、有些人不能被遺忘,」他說。
電影是眾人合作的成果,人、事、物繁雜,常無法控制。「看書也很難靜下來,」魏德聖坦言在盯拍片進度時,回家想放空也放鬆不了。有天拍片回家,魏德聖突然很想養魚,他找了一大水缸、接雨水開始養魚。「看魚時,心情舒服平靜,」魏德聖說。進辦公室,他第一件事就是餵魚,在有魚的角落坐一陣子,才開始工作。今年,魏德聖跟當兵的朋友環島一周,「享受走路」。
|